自定义日期:  从   到  最多30天
选择浏览方式:

BBQ

装修 昨天 19:26 阅读 582 回复 0

家常菜

美食 昨天 22:02 阅读 499 回复 1
精心指导填报高考志愿趣忆(回忆录力作第六—八篇)回忆录力作第六篇 《强迫特优生填报清华大学趣忆       ——国铁集团信息技术专业带头人潘红芹的报考往事        2014年4月30日(一)北大、清华招办与各省招办的明争暗斗      北大、清华是我国水平最高、名气最大的顶级高校,招收最好的苗子是理所当然的事,这在今天已成全国公认的真理。      但是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各省的招办人员不这么看。他们联合起来与北大、清华的招办斗。理由是:“只要苗子好,清华、北大能办到的事,我们也办得到。”       举拳头表决,北大、清华只两票,各省市招办的票数超过十几倍。教育部左右为难。       反映在高考招生工作中,便是两种方式轮换实施:一是“先公布考分,后填高考志愿”;一是“先估分填高考志愿,后公布考分,再正式录取”。       这一轮换实施的招生方式,促使了以下填报高考志愿潜规则的流行:     (1)填报高考志愿,必须高度重视第一志愿。第一志愿落空,很可能导致“降等录取”。(例如:某考生的高考成绩远远超出武大华工的录取线,但第一志愿填了北大、清华。结果未被北大、清华录取。这时候,武大、华工不会要这个高分考生,其他一类学校也可能不会要这个高分考生。这个高分考生很可能降等录取到二类高校。)     (2)老师指导填高考志愿,必须“稳”字当头。老师若触犯了这一“稳”字,后果自负。     (3)老师指导填高考志愿,必须遵循“下台阶”的原则(第二志愿的学校要比第一志愿的学校低一个档次;第三志愿的学校要比第二志愿的学校低一个档次,外省高校比本省高校低半格;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低半格)。        实施这一轮换招生措施,使各省重点大学为招到顶级考生,出笼了许多相应的优录措施。例如:1987年春,浙江大学已得知此年高考将实施“先估分填志愿,后公布考分”的招生方式。四月中旬,浙大招办便派了两个工作人员到钟祥一中签订了两条协议:(1)一中平时成绩前十名的考生,若有六人填浙大,万一六人中有人高考发挥失常,浙大保证失常考生仍能到重点系就读;(2)一中前十名考生若有六人录取浙大,可带六名未达重点线的考生到浙大普通系就读。       这两条优惠措施,优秀考生喜欢,因为他们从此进了“重点大学”的保险箱;这两条优惠措施,学校领导喜欢,因为当年多了六个考生上重点大学的基数,这就增加了他们与其他县一中竞优的筹码。 (二)强迫优生填北大、清华是一局豪赌       1987年高考,是先估分填志愿,后公布考分录取’。       当年的分数设置是:语文、数学两科各120分,物理、化学、英语、政治各100分,生物70分,七科满分为710分。 头一天下午估分,第二天上午填志愿草表。经班主任同意后,班主任发给正式志愿表由考生认真填写。班主任不同意,所填志愿表无效。      我将每个同学的估分与他们的平时成绩对照,审查各人的草表。有的一审通过,有的二审通过。通过者我都发给正式表格。大家都在上午完成填表,交给了班长。只有潘红芹的草表我不让通过。她第一次站队来到我面前时,说:“你各科的分都估低了。你是班上的第一名,你的估分比中等成绩的人只高十几分。”她第二次站队来到我面前时,估分加到了598分。我问:“你的数理化估分准不准?”她答:“准!”我说:“你的语文只估了96分,这只相当于百分制的80分。”她说:“基础知识题和文字表述题的估分应该是基本准确的,只是作文的估分拿不准。”我叫她把作文的立意、结构、写法说给我听。听后,我说:“你的语文估分还可增加6至10分。你的高考总分超过605分没有问题。所以,你不能只报十拿九稳的浙江大学,你必须填报清华大学。”她半喜半忧地回到座位上。喜,我对她作文的估分与她内心深处的估分一致;忧,她担心清华落选,失去了十拿九稳读浙大的机会。过了一会儿,她上讲台对我讲述她的担心。我说:“你必须填清华,你马上回去叫你的父亲来面谈,否则我不发正式志愿表给你填。”她说:“我父亲在柴湖,时间来不及。”我说:“我不管,来个叔叔面谈也行。" (我知道她有个叔叔在食品公司上班)       刚吃过午饭,潘红芹和她的叔叔来到了我的家中。他叔叔很客气地说:"您很信任红芹,要她填清华。她怕落选后降等录取。您真的很有把握吗?”我说:“理科尖子生竞争,数理化大家都好,拉不开距离;红芹的语文一贯优秀,高考成绩比别的尖子生高出上十分,不是稀奇。我对红芹有信心,家长也应该对红芹有信心。红芹其实很想进清华,只是担心被挤下来。老师和家长一起给红芹撑腰,红芹一定会胜利!”她叔叔转头对红芹说:“老师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你还不放心呀?”红芹笑了,立即填好了正式的升学志愿表。       半个月后,录取通知书到了。潘红芹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。高考总分608分。语文109分。平时考试,潘红芹的数学成绩总是各科成绩中最好的。高考成绩,语文比数学还高一分。       要说明的是:     (1)新世纪以来,官方与民间皆以录取北大、清华的人数评判一所高中的优劣。某班考取一个北大、清华生,班主任的奖金以万计。八十年代,我带的班,考取了三个北大、清华生,我一分钱奖金也没拿到。我无怨无悔——因为那时讲的是“奉献”。(1981年,我班柯洪云考取北大化学系;1984年我班韩荣刚考取北大中文系;1987年,我班潘红芹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。)     (2)我悍然让潘红芹填报清华,是因为我很了解她。为了不埋没本班的尖子人才,为了本班的尖子人才的前程更加光辉灿烂。我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,也没有得到丝毫名利,即使一个“校内先进教师"的丁点荣誉也没得到。因为我不让全班参加模拟考试,临战前不听指挥,强迫特优生填报清华,犯了学校的大忌。     (3)得知我强迫潘红芹填报清华的消息后,某领导严正警告:“你这样搞,是让我们撕毁与浙江大学的优录协议!潘红芹若考不取清华,一切后果该你负责!”        潘红芹最终录取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。     (三)一次赌胜,终生开心       1988年元月,87届考取大学的弟子成群结队地涌到宿舍来看我。我和几个男同学坐在长沙发上聊天。“报告!”一个轻柔的女同学的声音传来。我已分辨出是谁,故意继续说话,不加理睬。“报告!”我继续装作没听到的样子。      身旁的男同学说:“潘红芹在喊‘报告’。”我小声说:“跟她开个玩笑,别理她。”       潘红芹可能意识到我的用意,故意夸张地又喊了声“报—告—!”我调头望着门口,不出声。       潘红芹面带笑容,大声说:“聂老师,您不认识我了吗?”       我回答:“我可能忘记所有的人,就是不会忘记你!”        满屋子的同学都笑了。        我故意质问:“我扣住你的升学志愿表不发,该不该?”        潘红芹笑着答:“该,该!您不讲狠,我进不了清华。”        大家又是一阵哄笑。        2012年4月,我为《诗心不老》出版的事去北京。在京第四天,我86届的弟子李秀梅招待我食宿、主持聚会。中午,她给潘红芹打了个电话。秀梅告诉我:“潘红芹在济南。她听说聂老师来到北京,高兴得很,激动得很,她马上返京。”       下午五点半左右,她来到聚餐地点,那种高兴劲、激动劲,真是无法形容,完完全全是个高中女生的样子。潘红芹是我北京十弟子中的小幺妹,清华毕业后,到上海复旦大学读研究生,现在是铁路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负责软件研发的中层干部。过了几天,她在铁路总公司附近的餐厅宴请我和众师兄、师姐。       今年正月初三,潘红芹领着老公和女儿到我家拜年。说起当年强迫填志愿的事,潘红芹对女儿说:“老师不讲狠,我进不了清华。” 我对她老公开玩笑说:“当年我不讲狠,这么好的妻子不会来到你身边!”她老公诚恳地说:“感恩老师,赐给我一个幸福家庭!”

朋友家做客

美食 2小时前 阅读 297 回复 0
正在努力加载...